我看见过、听见过、生活过,
历经逆境的磨难和顺境的欣喜。
曾经满怀对生活的美好幻想,
也曾在艺术和科学的辉煌殿堂
体味过人世间至上的瑰美,
和俯视宇宙中万物的真理。
由此感受到生命中的极乐,
知足、知命,无怨、无悔。
学习、思考、探索。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园地荟萃

点击下列目录以显示隐藏的内容或子目录,再点击一次即可取消。详细目录见左侧目录栏。

但是,此项功能使用了Javascript,如果你的电脑系统把 JavaScript 设置为关闭状态,则此项功能失效。 这时需要对系统重新设置,否则就只能使用左侧的目录栏了。

-------------------------------------------------------------------------

彩 虹

有时侯我仍会肖似一个
未谙世事的幼小孩童。
对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
睁大了好奇的眼睛。

在走来的满是荆棘的小路上,
我随手采撷几朵小花和杂草。
还有旁人丢弃的碎石和瓦片,
如获至宝地存在我的园地之中。

累了的时候,我便随手用芦苇
削制成一支粗糙的芦笛。
就这样回想起过去的故事,
随心所欲地吹它一声、两声......

在绝望中编织彩色的希望,
在死亡中创造未来的新生。
永远含着微笑眺望前方,
心中永远憧憬着远处的彩虹......

2017年11月26日


也 许

夜近三更
万籁俱寂
仰望天空
群星闪烁
似相答语
或与人同

也许在无穷尽的天际
会有一颗小小的恒星
一直脉动着我的心律
向我传递着它的隐情

它也许距我有万光年之遥
它也许于数万年之前逝去
它也许在数万年之后诞生
只要它曾经或者将要存在
我的心就领略到一阵暖意
这使我在这冷清的宇宙中
满怀谦卑的无限感激之情
无言但是快乐地走向未来

2021年10月11日写,24日改就。 斯瓦尼,乔治亚

-------------------------------------------------------------------------

关于创立这个网站的最初动机,我在四年前写的“也说人和人性 (一) -- 缘 起”中已有描述,大致是说,以前几十年从事的是单一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对社会科学一窍不通, 亟需补课,首先学习什么是“人”,学习的笔记就成了“杂感”里的几篇文字。后来又把散落各处的自己喜欢的文学、艺术作品尽量汇集一处,以便于学习、欣赏。 这样,网站的内容就有些杂乱了,好在这只是自己的一个园地, 方便就好,并不在乎那些清规戒律。

2017年一开始,身体就出了些问题,起因也是建立网站。2016年12月,与国内几位亲友商议想创办一个网上电子期刊, 为了赶在2017年1月初能够刊出,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准备文章并且编辑上网,一点儿活动都没有, 结果导致身体大受损伤。后来又因为庸医开的降血脂的药剂量太大,导致肝损伤,转氨酶急升,每天不思饮食、身体疲倦,体重下降,几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好在即使在身体最糟糕的时刻,我的精神状态还是积极、良好、 达观的,有诗为证:

体弱魄犹健,
神飞彩亦扬。
笑谈生死事,
满室飘药香。

这首小诗是2017年8月份某天晚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时哼成的。当时正在吃中药,每天熬一剂汤药,房间里终日飘散着中药气味。

就这样,事先没有一点儿思想准备,就同死神打了个照面。我于是理解到,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觉得有必要对我这几十年的生活作认真的回顾和总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看看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怎样的印迹。 于是,我的《石泓之园》就有有了新的意义。

一个人的生命是如此渺小而短暂。“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生命结束,一切归零。所以有人说,人生不过是一场梦幻和虚妄。我则以为,人生之中有些情感可能是梦幻和虚妄,而生命本身特别是它曾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确是实实在在的。即使一个生命消失了,但是它周围的世界却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个曾经存在的生命与其外部世界变化之间的关系就体现了生命的意义。

想一想50年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吧。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没有高清电视、没有电动汽车,没有电子邮件、没有手机、没有网购、没有微信、没有高铁、甚至还没有个人电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也重塑了我们的世界。人类社会文明的辉煌大厦就是这样依靠一代一代的人薪火相传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来的。而一个人的生命对人类文明大厦的建立可能是添砖加瓦,也可能是无所事事,还可能是破坏捣乱。 任何对这座文明大厦的建造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有益奉献都会与这座文明大厦一起长存,而不会随个体生命的消亡而湮灭。我想。这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罢。

2017年 12月 28日, 亚特兰大。


【续 2018年 8月 28日】

我看见过、听见过、生活过,
历经逆境的磨难和顺境的欣喜。
曾经满怀对生活的美好幻想,
也曾在艺术和科学的辉煌殿堂
体味过人世间至上的瑰美,
和俯视宇宙中万物的真理。
由此感受到生命中的极乐,
知足、知命,无怨、无悔。
学习、思考、探索。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2018年 8月 28日


【续 2018年 9月 22日】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的肉体生命消失以后,仍然能够以你生前创造的有价值的东西,继续对未来的人们做出奉献。 (这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写在笔记本扉页是座右铭。)


【续 2018年 9月 23日】

在人的一生中竭尽所能识别、揭露、反抗那些充斥于人世间的种种谎言、欺骗、以及恶行。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谎言和恶行保持沉默,其实无异于作恶行者的同谋。

-------------------------------------------------------------------------

摘 抄

自幼好读书,不求甚解。还好抄书,抄借来的书,自己的书也抄,简直是匪夷所思。就这样,抄《石头记》,抄《聊斋》,抄《牛虻》,抄鲁迅,抄罗曼-罗兰,抄普希金、抄海涅,抄屠格涅夫,抄二叶亭四迷,抄杰克-伦敦, 更抄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的时候,抄着抄着,就把自己也融进书里面去了,同里面得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倒同现实生活膈膜起来,完全不理会周围世界的行事规则,惹得旁人叫我“呆子”。

说来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自1980年到美国以来, 忙于科研和教学,看闲书的时间少了,更没有时间抄杂书了。 所幸原来摘抄的笔记大都还在,虽然杂乱无章,却也弥足珍贵。 工作之余偷懒的时候,随便翻上几页,看着当年发黄的纸张和幼稚的笔迹,少年时代的我就又浮现在眼前,转瞬却变得模糊了......美丽的年华,瑰丽的幻想, 多彩的人生!这么多年过去,心中的火焰仍然在燃烧!!

现在已经从公务中解脱开来,今年身体也好多了,不免积习难改,旧情复炽,忍不住要再抄写东西。可现今就不必抄在纸面上,打在电脑里就可以了。方便是方便了,也易于保存。 可是显示的都是呆板、划一的文字,一点儿性格也没有啦。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的任何所得都是要以所失为代价的。 既如此,也就无所谓方法优劣了。不过,在抄新东西以前,还是显示几篇旧的抄录作为纪念吧。

-------------------------------------------------------------------------
-------------------------------------------------------------------------
-------------------------------------------------------------------------

如果使用 “Firefox” 浏览器,本网站的视频也许不能正常播放。

-------------------------------------------------------------------------

如果使用 “Firefox” 浏览器,本网站的视频也许不能正常播放。视频,特别是电影、戏剧文件很大, 从点击到播放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数秒至数分钟),对中国大陆观众就更是如此(可能长至十分钟),请耐心等待,等待期间,可浏览其他内容。一旦开始播放,则播放一般会比较流畅。


更详细的目录请参看左侧《视频》

-------------------------------------------------------------------------